这一期想和大家聊一聊2023年春节档最热门的院线电影之一——《流浪地球2》,感谢B站,让作为脚部UP主的我有机会参与了B站与《流浪地球2》举办的北京场首映会,期间有幸看到了吴京、郭帆等主创。
今天也想借此机会浅谈一下,为什么中国需要一部《流浪地球》,中国为什么需要科幻电影。
《流浪地球》作为中国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硬科幻电影,曾经在中国票房史上贡献了第一名的票房成绩,虽然后面被其他作品赶超,但目前仍然保持总票房TOP5的水平,足见中国观众对于科幻电影的热情,而《流浪地球2》的口碑目前一骑绝尘,豆瓣评分在8.3分左右,算是中国现代科幻电影的集大成者,当然个人感觉有些细节的处理肯定还有不足之处,但是瑕不掩瑜。
(相关资料图)
为什么这么说呢?首先咱们来说说瑕疵的部分。
从叙事上讲,《流浪地球2》是部前传,时代背景设定在半个世纪内的近未来,主要讲述人类发现太阳危机初期,在最终决定让地球成为宇宙流浪者前所试图做出的努力。
故事剧情主要分为3条线,1条是李雪健主演的驻UEN中国代表,顶住压力推进移山计划,也是后续改名为流浪地球的全球迁移计划。
第2条主线介绍了吴京饰演的刘培强身为宇航员的成长之路,也顺便交代了《流浪地球1》中刘启失去妈妈,被姥爷带入地下城的前情,第3条线,则是由刘德华饰演的图恒宇,怎么借助数字的力量帮去世的女儿丫丫还原人生的,由于三条叙事线拧在一起,想要介绍的信息太多,加上有些情节,特别是台词上用太过于精神化的口号表达,容易让观众感觉过于冗长和些许牵强,作为一部前传,补足剧情中出现的衔接线索,碎片化可能是个通病。
不过个人觉得,如果能参照《星球大战》,重点讲述1个核心人物的成长与蜕变,而其他人物精简笔墨去描绘,交代清楚即可,那可能会解决每个重点人物都描绘,但每个人物都欠点火候的问题。当然,避免被喷,这些仅是个人意见,大可不必来骂我,谢谢。
说完这部电影让人觉得最大的bug,那咱们还是要夸夸这部电影好的部分,首先,作为中国硬核科幻电影的代表IP,流浪地球系列电影打破了一些东西,作为科幻电影的发源之处,欧美电影业界的科幻片其实是有一定的范式的,而当年的《2001:太空漫游》之所以显得特别的厉害,是因为它打破了传统科幻片的固有模式。
《流浪地球》对《2001:太空漫游》的致敬
郭帆导演也曾经在采访中提到创作《流浪地球1》的故事内核在于中国人对故土的热爱和对家国的情怀,对于欧美观众来说,流浪地球计划几乎是不太可能逻辑成立的,中国人的故土和家的情怀,才会愿意带着家一起流浪。
于是,《流浪地球》可以说从内核上就是一部属于中国人的科幻故事。
而作为中国电影第一部硬核科幻电影,流浪地球无疑是从外在到内核都可圈可点的。
接下来呢,我们再来聊聊命运多舛的中国科幻电影发展史,也来聊聊中国从有了第一部科幻电影,到出现《流浪地球》,为何等待了80年左右的时间,咱们可以先说结论,如果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不强,是不足以支撑拍出好的科幻作品的。
我们现在先拆开来说说科幻电影的前世今生,“科幻”是西方世界的舶来品,最早将这一概念带给国人的是梁启超和鲁迅,鲁迅先生认为"科幻"的功能在于:"破遗传之迷信,改良思想,补助文明”,即通过科幻文学的方式向国民传播科学知识,提高国民素质,让科学成为一种思想和工具,达到强国的目的。
虽然近代的思想先驱们早已关注到科幻这一文化领域,但国力羸弱的中国连人民的基本生活都无法保障,国土的完整尚不足以保全,哪有能力发展科幻文化事业呢?
于是在1938年第一部中国科幻电影《六十年后的上海滩》问世后,中国科幻电影进入沉寂,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后,在国家的鼓励下,才涌现了一批作家创作科幻小说,不过,想要把科幻小说搬上银幕,远比写科幻小说难多了,建国初期,值得一说的算是极少数人所知的科幻电影——1952年上海科教电影制片厂出品的《小太阳》,是中国建国以来最早的科幻电影。
后续因为历史原因,中国的科幻文艺作品创作再次进入了蛰伏期。
直到1979年,四川省出版社成立了《科学文艺》杂志社,后更名《科幻世界》,它成为中国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刊登科幻小说的杂志社。
这一次的高潮中,大量国外科幻名著译本和科幻影片涌入中国,并在我国首次形成了稳定科幻迷群体,随后在1980年,上海电影制片厂推出了科幻片《珊瑚岛上的死光》,原著同名小说《珊瑚岛上的死光》也创下了2个中国科幻史上的第一,“第一本刊登在文学界最高权威刊物《人民文学》的科幻小说"及"第一本被改编成电影的科幻小说"。
随后再值得一提的是不少80后的童年记忆《霹雳贝贝》,故事天马行空的想象是难得的,霹雳贝贝的作者是科幻作家张之路,在80-90年代,除了《霹雳贝贝》,他的《魔表》《疯狂的兔子》也被改编成电影搬上银幕,成为当时作品被改编成电影最多的科幻作家,然而因为技术限制,当时的科幻作品多是儿童科幻片,正是这些严格意义上来说,是科幻片的电影,某些桥段成功贡献了当年孩子们的童年阴影。
时间跨度到90年代中期,香港也出现了一些科幻题材电影,比如周星星的《百变星君》、卫斯理系列等,随后在2008年,周星驰的长江七号,成为千禧年之后最被人关注的科幻电影,时间线推动到此,大家也不难发现,中国曾经的科幻电影不是儿童科幻片,就是科幻喜剧片,整体而言,都谈不上硬核,如果把科幻二字拆开来说,幻的成分远远大于科的成分。
原因很简单,想要将硬核科幻小说搬到银幕前,不仅需要制作团队有一定的科学理论基础,将小说中所描绘的画面合理化,同时也需要强大的技术支撑去还原各种高难度的科技幻想,这种创作有门槛,也极为烧钱,流浪地球这种体量的科幻作品,对于投资方来说同样也算是一场豪赌。
很可能因为一次投资,搞的公司破产,所以重金投资下的科幻电影,少之又少,通常也只敢在观众最密集的热门档期——春节档、暑期档推出。
这里再说个题外话,其实本人想对在暑期档上映的,由古天乐投资并主演的电影《明日战记》打不平,虽然故事情节老套了一些,但真不至于豆瓣评分6点多。
好了,咱们再拉回来说一下流浪地球吧,除了故事内核融入了中国人固有的家国情怀,又有科幻作家刘慈欣的小说原作做故事的框架和理论支撑,其实对于导演而言接下来最重要的就是视觉上的呈现了,这科幻电影在视觉呈现上本身就有较高门槛。
比如,科幻电影《失控玩家》(2021 年)的创作团队利用 XR、AR、AI 数字虚拟人等高端技术,在电影中打造了一个名为“自由城”(Free City)的虚拟镜像世界。“自由城”中的街道、高楼、银行、商店等可在现实中的美国波士顿找到原型。想要还原科幻的“幻”的部分,本身就需要强大的技术团队支持,当然,每一秒也都是经费在燃烧。
这一次在《流浪地球2》里,为了还原故事场景,全片 3000 张概念设计图,8000 张分镜头画稿,精力制作了 10000 件道具,以满足拍摄的需求,同时还运用了Cinity的拍摄设备,喜欢看电影的影迷,一定分得清Imax,Cinity等技术的运用到底对电影意味着什么,通过对于画面细节的处理达到影片表达的最佳状态,的确是又是一次中国电影的伟大探索,据悉,CINITY还为《流浪地球》提供了剧组HDR、高帧率监视器,让主创团队在拍摄过程中,能实时看到最真实的高帧率表现效果,符合CINITY的技术要求。有报道称,这种对于电影创作和制作流程的创新和探索,在中国电影拍摄实践中尚属首次,也是CINITY向影片拍摄及制作端延伸的良好开端,这背后也必须有中国电影工业人力和技术强大支持才可以做到。
其实,科幻电影中的幻想并非单纯的幻想,而是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的幻想,其科幻内容应紧扣科学,但又不直接等同于科学。从世界范围看,美国科幻电影产业之所以能在全球独占鳌头,就因其准确抓住了科幻电影的“科学幻想性”这一重要特征。
在《信条》(2020 年)中,电影的故事情节紧扣熵、 量子力学和相对论等物理学中的理论。
《沙丘》(2021 年)则是在展现异星生态时,构建了一个宏大的异星文明体系,异星生物的政治、文化、生态、科技和宗教等都在电影中得到具体展现。
由此对比,中国的科幻电影之路还有很长一段要走,科幻电影因为其需要扎实的理论支持,优秀的团队配合,顶尖的制作技术,带有艺术性的史诗性叙事,足以代表着一个国家电影工业的最高水平。
中国需要科幻电影,更需要观众给予电影人更多的创作热情,加油,中国科幻!
参考文献:
《流浪地球》:蕴含家园和希望的“创世神话” ——郭帆访谈
时曼卿 论中国科幻电影的发展 西南大学 硕士毕业论文
曹雪苹、中国科幻电影产业链现状、问题及对策探析
张翔宇、中国科幻电影的现状及其思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