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就让我在她床前尽孝吧!”好邻居侍奉独居老人十多年并为其送终。
2021年的深秋,年近七旬的王桂玲送走了96岁的孙蕴芳。两位老人没有血缘关系,却如母女般相处了几十年。
(资料图片)
通州区北大街104号院,是王桂玲童年的家,同一个院子住着孙蕴芳。
在王桂玲的记忆里,孙蕴芳是个漂亮又亲切的阿姨,“她爱人姓郑,我们叫郑大爷,所以就跟着叫她郑大妈。”回忆起过去的事,王桂玲的声音很轻,脸上带着幸福的笑容。“她总是留短发,特别爱干净,不管什么时候都把自己收拾得利利索索的。还上过大学,见多识广,什么事儿到了她嘴里,三言两语就能给你把道理讲明白、讲透。”王桂玲喜欢孙蕴芳,甚至成长中的烦恼,也会和她倾诉。“就让我在她床前尽孝吧!”好邻居侍奉独居老人十多年并为其送终。
这样的感情在交往中越来越亲厚,甚至王桂玲离开北京时,也依然维系如旧。1968年,王桂玲响应“上山下乡”的号召远赴东北,往来家中的书信总会提到孙蕴芳——“问郑大妈好”“给郑大妈带去了你的问候,她也问你好”……王桂玲探亲回家时,孙蕴芳会带着她一起去春游,还像小时候那样给买点心、零食。
可谁也没想到,两年后,不幸降临到孙蕴芳身上,她的丈夫在工作中因意外去世。45岁的孙蕴芳中年丧偶,十分悲痛。王桂玲远在千里之外也十分担心,家中的弟弟妹妹们帮孙蕴芳买米、买面、掏炉灰、扛煤气罐,“她一个人过日子难啊,有什么我们能帮上忙的,我们一家绝不含糊!”
春去秋来,两家的感情不减反增,缘分越结越深。到后来王桂玲回到通州,结婚生子,孙蕴芳高兴得仿佛自己得了孙子,“她把我闺女当成亲孙女,特别宠。”女儿上幼儿园,王桂玲和丈夫没时间照顾,孙蕴芳就把小姑娘中午接回自己家,照顾吃饭、陪伴玩耍、教读书识字,等晚上再交给王桂玲。
十多年前,北大街104号院拆迁,已经85岁高龄的孙蕴芳孤身一人,寻找住处成了大问题。王桂玲在自己家附近忙前忙后地给老人找房子,“主要想着离我近点儿,我照顾她方便一些。”住进了新家,孙蕴芳越发依赖王桂玲,常常坐在楼下痴痴地张望,盼着王桂玲回家。王桂玲于是每天下午都去看孙蕴芳,“我要是哪天晚到一会儿,老太太就给我打电话,问我为什么没来……街坊四邻开始都误以为我们是母女。”王桂玲笑着说。
买菜、做饭、洗衣服、收拾家务,空闲时间陪老人聊天,时常买些花样新鲜、口味软糯的点心哄老人开心……王桂玲把孙蕴芳的生活安排得妥妥帖帖,一坚持就是十多年。“就让我在她床前尽孝吧!”好邻居侍奉独居老人十多年并为其送终。
2021年,孙蕴芳已经96岁高龄,因不慎摔倒瘫痪在床。社区考虑到老人的困境,提出为其联系养老院。看着老人躺在床上眼巴巴看着自己,王桂玲放不开手,“就让我在她床前尽孝吧!”从此,王桂玲侍奉在老人身旁,端饭、送水、翻身活动筋骨、清洁身体、换洗晾晒便溺弄脏的被褥……有时,一天里就要帮孙蕴芳换洗好几次,王桂玲从没敷衍过,“老太太爱干净了一辈子,不能让她老了老了,反而邋里邋遢的。”
可王桂玲毕竟是60多岁的人了,体力跟不上,腰椎间盘突出甚至到了需要住院的地步,“我住院了,谁照顾她(指孙蕴芳)?”关键时候,王桂玲的女儿接过“接力棒”,“不能让郑奶奶白疼我一场!”从此,王桂玲的女儿像母亲那样,为孙蕴芳换洗、梳头、捶背、剪指甲,悉心地照料。
孙蕴芳临终前,曾双手合十向王桂玲作揖。回想起那一幕,王桂玲红了眼眶,心酸不已,“我知道,她是想谢谢我。”“就让我在她床前尽孝吧!”好邻居侍奉独居老人十多年并为其送终。